【红领巾寻访】寻梦南社|丽则女学研学活动
日期:2023-10-27 15:00:25  浏览量:260

寻梦南社|丽则女学研学活动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同里是南社的发祥地之一南社社员中有20多人是同里镇人氏。同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通过“寻梦南社”系列活动,以此来缅怀先贤,传承南社精神。

 

范烟桥

 

范烟桥(18941967),乳名爱莲,学名镛,字味韶,号烟桥,江苏吴江同里人。师从金松岑,曾在丽则女学担任教员。1912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入社号为第969号。在二十年代初,范烟桥写了《南社文学》,选了一部分登摘在《申报》、《新闻报》等刊物上,但最终没有结集,留下了一本约9万字的手抄本。他晚年还在撰写有关南社的文章,写有约2万字的《南社琐谈》,这是他对“南社”所作的杰出贡献。

 

任传薪

 

任传薪(18871962),字味知。在金松岑、陈去病等人爱国思想的影响下,在其母亲的支持下,以退思园为校舍,聘请名师,创办丽则女学。任传薪早年就学于同川自治学社和柳亚子是同学,1935年参加柳亚子组织的南社纪念会。

 

为了让少先队员们更好地了解我校百年的历史变迁,加强对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南社精神,1026日下午,同里实验小学关工委、大队部开展了“寻梦南社——丽则女学研学活动”。同里实验小学副校长闵荣生、关工委“五老”代表周智民、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马玲玲、小记者辅导老师邱悦带领大队委和小记者成员参观丽则女学。

 

第一站:普安桥

“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此联上联所创造的意境名为“东溪望月”,是同里古景之一。下联中的“榜”除指船橹外,另有其意,古时,科举取士及选官的次第曰“榜”。因此,普安桥又名“读书桥”,其桥身西侧的对联生动记录了古镇同里浓厚的读书风气以及从前科举发达的盛况。

在普安桥下,闵校长绘声绘色地介绍着南社的起源与发展,尤其是南社与同里的渊源,少先队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

 

 

 


 

 

第二站: 丽则女学

丽则女学坐落在普安桥南侧,是吴江地区第一所女子学校。学校西北面有一座清水嵌线六柱八字式校门,校门后的楣额上题有“起弱之门”四字。校门前,闵校长为少先队员们讲述着“起弱之门”四字的由来,以及丽则女学创始人任传薪先生的故事。

 

 

 

 

在丽则女学的园子里,有一座四角飞檐小亭,上有书着雪耻亭三字的扁额。亭中立着一座纪念碑,石碑正面镌刻着五月九日国耻纪念之碑十个大字背面则是碑文碑文生动记述了1915年丽则女学殷同薇等一百四十人,反对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卖国行径和民愤蹈难的事迹,文字间流露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此碑顶端的剑头状,寓意为一把利剑直刺腐朽、没落的黑暗统治。在雪耻亭前,闵校长与关工委五老代表周智民一同带领少先队员们回顾了那段悲壮的历史,呼吁队员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建设家乡!

 

 

 

 

 

 

红领巾讲解员唐亦菲同学,以同小学子的视角,声情并茂地为少先队员们介绍着五月九日国耻纪念之碑”的故事,队员们深受触动。

 


\ 

学生作品:

 

 


 

 

研学感想:

丽则女学是任传薪先生创办的一所女子学校,来到丽则女学必须要知道的就是这块五九国耻纪念碑有着一段屈辱的历史。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了中国山东半岛,并要袁世凯在二十一条上签字,而袁世凯为了实现其皇帝梦,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二十一条上签字,消息很快传到了丽则女学,全体师生义愤填膺,当场咬破手指,血书誓血国耻,以示抗议,并立五月九日国耻纪念之碑以示后人。今天,它矗立在丽则女学,让我们不忘国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五4班 沈宏毅

 

走出校园,走过条条小路,就来到了普安桥,一眼望去,就看到绿色的藤蔓缠绕着古老的石桥,颇有番美好的气息。

参观完普安桥我们又来到古镇里历史悠久的丽则女校。走进丽则女校的橙色校门,就看到了“国耻纪念碑”。当年,女校全体师生在楼厅堂集会,抗议袁世凯复辟帝制,在亡国“二十一条”条约上签字,为了纪念这个国耻日立了此碑,碑身正面刻有“五月九日国耻纪念之碑”十个大字。1938年春,同里沦陷,丽则女校被日军占作军营,为了不让纪念碑遭到破坏,爱国师生冒险将碑深埋地下,后来,同里镇小学的师生们在清理校园时意外发现藏于地下几十年的纪念碑。

参观完普安桥和纪念碑,我想,我们一定要认真读书,长大后做一个有能力的人,才能够实现报效祖国,让祖国强大的目标。

——五6班 张钰琪

 

穿过普安桥我们来到任传薪先生创办的--丽则女校。任先生认为,只有女子获得了知识和经济上的独立,才能走向社会,因此他于1906年创立了这所女子学校,开启了女子受教育的先河。

由于人数逐渐增多,原有的校舍已容纳不下。任先生就购买了地基,建造了一幢两层教学楼,后来又在两层的基础上建为三层。并且这个楼铺满花纹,视觉上精致典雅,在当时国内很稀有。

听着闵校长声情并茂地诉说着这座校园的往事,我感慨良多,作为新时代的同小学子,我们应该铭记校史,践行校训,时刻保持心的善良,保持行的努力,日后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五7班 费婕妤

 

我们一行人踏着灰色的石板路来到了丽则女校门口,只见民国初期的红砖青墙,拱形门窗映入眼帘。走进校门,一幢七开间三层教学大楼立于眼前。它总高15.9米,第一层是由7个拱门组成的连绵起伏的长廊,整幢楼只一个楼梯。顶端中间则是校训诚勤朴爱”,显得庄严而矗立。还有几棵苍天大树,郁郁葱葱。这座同里第一女校紧邻江南名园退思园,记录了中国教育发展进程。

回望历史,中国那些灰暗的日子是无法隐去的,我们所受的伤害和侮辱是无法淬灭的!中国在苦难中磨砺意志,在失败中找到自我。只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四7班 胡宁远

 

进入校门,一路繁荫,夹道相迎。右侧粉墙黛瓦的墙壁旁古树葱郁,左侧南北两栋民国大楼,清水砖垒砌,小青瓦的楼顶,楼窗均有装饰花纹,底楼是拱形柱走廊,给人以雄伟挺拔又秀丽精致的感觉。两楼之间的雪耻亭矗立着一块刻有五月九日国耻纪念之碑大字的石碑,尖耸的碑锋,像利剑出鞘一般。爱民、爱国的思想在这里酝酿着。虽然这里现在已没有了朗的读书声,但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旧制。

——四7班 张开

 

我们首先来到普安桥,闵校长告诉我们普安桥的本意是让每个小孩都能读书因为当时陆运交通不发达只能用石头搭桥所以又有人叫这座桥为读书桥。接着闵校长带着我们来到丽则女学,这座学校以前可是我们同里最豪华,最高的楼房。我们来到了一块石碑前,这块石碑叫做五月九日国耻纪念之碑,这块碑是因为卖国贼袁世凯而建立的。当时袁世凯居然要把土地给日本,消息很快传到了丽,全体师生咬破手指血书誓血国耻,以示抗议,并造了这块碑。作为同小的一名学子,我们必须继承并发扬这种爱国的精神,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三2班 张熠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