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寻访|寻梦南社——虎丘中国南社纪念馆研学活动
今年恰逢南社成立115周年,陈去病诞辰150周年。11月6日,同里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来到虎丘开启了一场追忆南社之旅。
中国南社纪念馆位于苏州虎丘山塘街,是在张公祠旧址基础上重建而成。集中展示和介绍了南社的历史流变、革命活动、南社社员的文化艺术作品以及南社主要活动等。 南社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张公祠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推翻封建统治为宗旨的革命文学社团。
寻访的第一站来到了山塘街的张公祠前,即现在的中国南社纪念馆,闵荣生副校长和讲解员一起为少先队员们绘声绘色地讲解了南社的成立历史,队员们怀揣着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不由放轻了脚步踏入纪念馆内。
走进纪念馆,只见天井的墙壁上有18块不同书写风格的石刻,是早期南社成员的亲笔题字。前厅墙壁上绘有“南社雅集”,队员们在此体悟到所谓“三百年无此盛会”的雅集。
队员们走到南社三杰的雕塑前,闵校长向队员们讲述了陈去病、柳亚子、高旭三位南社创始人的事迹。馆内还收藏着一份珍贵的纪念册副本,这些珍贵的文物、影像资料仿佛穿越时空与队员们进行了一场对话,让队员们再一次深刻感受了南社先贤们承前启后的人文情怀、心系民众的进步追求、振兴中华的家国担当。
陈去病(1874-1933),同里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1933年10月病逝于故乡同里镇。1935年11月南社成立三十六周年之际,柳亚子等诸社友将其灵柩迁葬于南社诞生地虎丘山下,并举行了隆重的公祭。
寻访的第二站来到了位于虎丘的陈去病墓。“青山有幸埋忠骨”,墓地环境清幽,树木笔直参天,一如陈先生的品格。在闵校长的带领下,队员们自发行队礼,以此缅怀陈去病先生。
此次寻梦南社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小的队员们通过实地寻访,感受到南社先贤们为挽救民族危机,弘扬红色精神所作出的努力。红色文化传承至今,历久弥新,南社先贤以笔为剑唤醒民众,以星星之火燃起点点希望,希望今天的同小队员从自身做起,用点点努力铸就美好的未来。